精彩小说尽在文轩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八十年代初,嫁进城里的小姨

第2 章 带个老婆回城

发表时间: 2025-10-23
从那天晚上开始,外婆就搬进了厨房,和小姨睡在一张床上,防止小姨夜里出去,把自己肚子弄大。

谁会想到,小姨还是未婚先孕,肚子里有了男人的孩子。

那时,他们生产队里,主要是种植水稻和棉花。

水稻是为了交公粮,余下的,按人口分给各家各户,作为口粮,长的棉花归供销社收购,卖回来的钱,归生产队所有,年终各家各户按劳动日,出勤天数分红,收成好的时候,一个劳动日有一角七,八分钱,也有二角多的年份。

当时,市场上猪肉供应价格,五角二分一斤。

白天,小姨在生产小组里,给棉花喷洒农药,两个人抬着个水桶,一天下来,肩膀红肿疼痛,小姨皮肤白,细嫩,一碰就疼得她掉眼泪。

吃过晚饭,小姨刚躺下,外婆推门进来,怀里抱着被子。

“妈,你这是干嘛呀?

我不喜欢两个人,挤在一张床上。”

小姨极力反对,她知道,外婆为什么要这样做?

〝冬天来了,我怕冷,你爸爸常常值夜班,又不回来,一个人睡到半夜,脚都是凉凉的。

姑娘啊,你就委屈委屈吧”。

外婆找借口。

尽管小姨很生气,外婆却是笑着。

小姨就是不同意,外婆己经搬进来,只好让外婆在自己的床上,把被褥铺下来,躺在她的身边。

晚上八点多钟,乡下早己被黑暗笼罩,天上没有月光,只有眨巴着眼睛的星星。

“咚咚咚”小姨房间里的窗户,突然传来几声轻微的响动。

小姨知道,这是肖华在找她,可外婆睡在她的旁边,她不能出去。

接着又是几下,引起了外婆的注意。

外婆心生疑惑,立刻提高声音,大声喝道:“是谁啊?

想干什么哟?”

她的声音,在安静的夜晚中回荡,带着一丝丝狠厉。

外婆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己晚上,陪着小姨睡觉,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否则,小姨今天夜里,又跟肖华出去……名义上是怕冷,实际上是为了看守小姨,防止肖华再来找她。

肖华对此毫不知情,他以为小姨,仍然是一个人睡觉,可以出去与他见面,诉说相思之苦。

“外面,那有什么人啊,风大,树枝刮到了玻璃,发出的声音。”

小姨故意扯着大嗓门,想让肖华听到,赶快滚蛋,不要想入菲菲。

“哼哼,什么声音?

我听不出来。

一定是那个叫肖华的穷鬼,来敲窗子的”。

说着,外婆翻身下床,准备打开窗子看个究竟。

“妈,你这是又要干什么?”

“干什么?

嘿嘿,我要打开窗子看看,究竟是不是他〞。

“妈,你不要疑神见鬼的,还让不让人睡了哟?”

肖华听到小姨和外婆的争吵声,吓得惊慌失措,急忙转身逃窜。

肖华家和外公外婆的家,相隔不远,是同一个生产队,但不是一个生产组,白天肖华和小姨不在一起上工,干活,见不上面。

小姨被外婆看着,那她和肖华晚上,见面的机会,就被堵住了,再也见不上面了。

外婆打开窗子,看着肖华匆匆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叹息说:“尽快把小敏嫁出去,否则,她会跟肖华一起跑掉的。

〞实际上,那个时候,小姨不会跑的,没有地方要外来人打工,所有人都出不了生产队的,不出工的人,都要跟队长请假。

小姨名字叫郑敏,是外公起的名字,希望她聪慧敏捷,兄弟姐妹五个,只有她读了高中。

这个时候,媒婆己经踏破外公家的门,都是为小姨说媒的。

这天晚上,同村的苏城下放知青张玉龙,请媒婆前来提亲。

嫁给张玉龙最大的好处,是马上他就回城了,小姨可以一起进城,成为城市人。

从此以后,小姨不但是城市户口,还能安排工作,有班上。

这不仅是外公外婆想要的结果,也是小姨向往的生活。

外公外婆喜上眉梢,热情地招待着媒婆。

小姨1.68米高的个子,浓眉大眼,不胖也不瘦,皮肤白皙,温润细腻,令人不禁想触摸一下,心里酥酥的。

为张玉龙说媒的媒婆,五十开外,一见小姨,便大呼小叫起来。

“哎哟喂,我说一辈子的媒,还没见过,这么俊的姑娘,水灵灵的,呵呵”。

说着,媒婆粗糙的手,摸着小姨的手和脸。

小姨微微一笑,面庞透着一抹羞涩的红晕,娇艳欲滴,黑而浓密的长发,梳成辫子,拖到***。

外公外婆和小姨都没有听说过,名字叫张玉龙的这个人,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个人。

但是,张玉龙不止一次见过小姨,不知啥时候,大队开群众大会时,他就开始特别留意起小姨。

第二天晚上,媒婆就把张玉龙带过来相亲。

小姨站在厨房里,望着张玉龙的身影,一脸的不快。

张玉龙走路,腿子一瘸一拐的,是个残疾人,还显得有些笨拙。

而且,他的个子似乎还没有小姨高,与小姨站在一起,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一高一矮,一白一黑,小姨丰润微胖,张玉龙干瘦的像个猴似的。

媒婆让张玉龙到厨房里,和小姨说说话,相互认识认识,增加感情。

小姨第一眼就没有看中张玉龙,但他死皮赖脸地不走,总是问这问那。

不看他长得残疾,可那张嘴无人能比,巧舌如簧,甜死人。

这里媒婆和外公外婆说话,听取他们的意见。

“这个小张,从小是不是患过小儿麻痹症啊?”

外公点燃一根烟,慢慢的吸着,悄悄的问媒婆。

媒婆用狡黠的目光,看着外公说:“嗯嗯,是的”。

其实,媒婆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

她只是顺着外公说话,顺口应答。

“会不会是遗传?

他不是还有个哥哥,妹妹的腿子,也这样啊”。

外公心里闷闷的,又问媒婆。

“不知道,我也没有问,而且他们又不在这里,看不到”。

媒婆三寸不烂之舌,巧舌如簧。

媒婆总是应付自如,问不出什么结果来,外公能想到这一点。

“只要结婚了,就能一起回城”。

外婆又从厨房过来,问媒婆。

“这是肯定的呀,一点也不用怀疑,我可以保证……”媒婆信誓旦旦。

“那这个事就算定下来了啊”。

“不要着急啊,我还要问问女儿”。

外公不肯答应这门亲事。

“给你们考虑两天,如果不成的话,我还要替他找第二家姑娘,在回城前,张玉龙一定要带个老婆回去,他呐看上你女儿了,所以,先到你们家来的,女儿嫁到城里,变成城市户口,享不尽的福,早点定下来,不要犹豫了……”媒婆最后说了,一大堆子的好处,让外婆心动了,她送媒婆到门外边,拉着她的手说:“这件事情,我做主,定下来了。”

外婆害怕夜长梦多,好事多磨,一口就承诺下来。

“玉龙,咱们走啦”。

媒婆站在门口的场上叫他。

于是,张玉龙不知道啥结果,跟在媒婆后面,一瘸一拐地走了,他虽然走路不方便,两只腿子不一样长,但不需要带拐杖,两条腿都能着地,都能使上劲,就是不一样长。

十多分钟后,张玉龙叫住媒婆问:“郑敏父母怎说的?”

“父亲不怎么同意,母亲同意,估计问题不大,郑敏自己怎么说的?”

媒婆问张玉龙。

“她光笑着,没有表态〞。

张玉龙回答说。

“这事情能成,过两天,我单独过来问一下”。

他们说完话,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