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轩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医之天下

第1章 针醒寒庙,魂归崇祯

发表时间: 2025-10-29
“嗡 ——”易风云眼前的古籍突然迸出蓝芒,指尖刚触到《明代疫症医案》的泛黄纸页,实验室的漏电插座就爆出火花。

电流窜过身体的剧痛中,他最后念头是:“刚校注完的新安医派治疫方,还没来得及存档……”再睁眼时,刺骨的寒风裹着霉味灌进衣领。

他躺在一座破庙的草堆上,身上盖着件打满补丁的青布长衫,手腕被粗糙的麻绳勒出红痕。

庙外传来马蹄声与呵斥:“搜!

那逃犯定躲在附近,敢私藏流民,按通贼论处!”

“咳…… 咳咳……” 草堆旁,一个荆钗布裙的妇人抱着孩童蜷缩着,孩子面色青紫,呼吸微弱得像风中残烛。

妇人见易风云睁眼,泪如雨下:“先生,求您救救阿柱!

他昨儿淋了雨,烧得说胡话,刚才突然就没气了……”易风云脑中轰然一响 —— 这不是他的实验室,身上的衣服、庙里的破败神像、妇人的古妆,都在昭示一个荒诞的事实:他穿越了。

更要命的是,他的现代中医执照、急救箱全没了,只有怀里揣着的半块刻着 “易” 字的玉佩,是祖传的中医世家信物。

没时间细想,孩子的情况刻不容缓。

易风云摸向孩子颈动脉,还有微弱搏动,再看舌苔 —— 白腻如霜,指纹紫黑透风关,是典型的 “寒邪闭肺” 急症,再拖片刻就回天乏术。

“快,找块干净瓷片,烧热水!”

易风云吼道。

妇人慌乱中翻出个破瓷碗,庙外守着的少年(妇人儿子)飞奔去捡柴。

易风云扯下长衫下摆,撕成布条,又从神像旁摸出几根生锈的细铁针 —— 古代没有银针,只能凑合用。

他用火烤过铁针消毒,快速定位孩子的 “人中百会内关” 三穴。

现代中医世家的训练让他手法精准,针尖刺入的瞬间,孩子喉间发出一声微弱的 “呃”。

接着,他又在孩子 “肺俞” 穴施针,采用 “捻转补法”,***肺经气血运行。

热水烧开时,孩子终于开始咳嗽,吐出一口清稀痰液。

易风云让妇人取来些干燥的艾草(庙角晾晒的),点燃后在孩子鼻下轻熏 —— 艾草的辛香能开窍醒神,这是现代中医常用的急救辅助法,在古代正好合用。

“阿柱!

阿柱醒了!”

妇人的哭声变作喜极而泣。

孩子睁开眼,虚弱地喊了声 “娘”,面色也渐渐恢复红润。

易风云松了口气,刚想询问现状,庙门突然被踹开,两个穿皂衣的差役举着刀闯进来:“好啊,果然藏在这儿!

这野医是逃犯,一并抓了!”

差役的刀架在易风云脖子上时,他才从妇人口中得知:这具身体的原主也叫易风云,是个落魄医者,因拒绝给乡绅开 “滋补假药” 被诬陷成 “通贼”,逃到破庙后染病身亡,才让现代的他占了身子。

“我不是逃犯,我是大夫!”

易风云盯着差役袖口 —— 沾着淡黄色药渣,是 “黄柏苦参” 的痕迹,这两种药专治湿热,却被差役私藏,而给百姓的 “防疫汤” 里只有芦苇根。

现代中医的敏锐让他瞬间抓住破绽:“你们私吞药材,还诬陷良医,就不怕百姓染疫没人治?”

差役脸色骤变,刚要动手,庙外传来马蹄声。

一个穿青衫的老者(周墨山,之前的书斋掌柜)骑马赶来,手里举着官府文书:“李差役,这易先生是我请的大夫,何来逃犯之说?”

老者显然有背景,差役悻悻收刀,临走前狠狠瞪了易风云一眼。

周墨山扶起易风云,递过一件厚棉袄:“先生别怕,我听闻你能治急症,特来请你去枫桥,那里有十几个苦力染了怪病,官医署不管。”

易风云摸了摸怀里的玉佩,看着苏醒的孩子和感激的妇人,突然明白穿越的意义 —— 或许,他能用现代中医的知识,在这乱世救更多人。

寒风掠过破庙的窗棂,易风云跟着周墨山走向马车。

他不知道,这场明末的行医路,等待他的不仅是疫症与医派纷争,还有足以改变他命运的传承与挑战。

而他口袋里,那半块祖传玉佩,正隐隐发烫,仿佛在呼应这个即将被岐黄之光照亮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