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们接着您提供的这个关键情节继续展开:医院行政楼三楼的小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窗外,秋雨后的夜幕早早降临,只有远处营区零星的路灯勾勒出建筑的轮廓。
院长张启明掐灭了手中的烟蒂,眉头拧成一个川字。
他对面坐着政委李建国和分管医疗的副院长,三人的脸色在节能灯的白光下都显得有些凝重。
桌上那部红色的内部电话听筒,还微微散发着余温。
“老李,你怎么看?”
张启明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打破了沉默。
他指的是刚才军区保卫部转来的、来自地方公安厅的那个特殊请求。
政委李建国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审慎:“事情不简单。
公安那边明确说了,是‘疑难案件’,需要‘医学专业支持’,还特别强调了‘政治可靠’。
这说明案子可能牵扯广,或者背景复杂。
他们这是在我们这儿找‘特殊人才’来了。”
副院长接口道:“既懂医学,又要有侦查思维……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咱们院里掰着手指头也数不出几个。
外科的苏念,”他顿了顿,看了一眼张院长的脸色,“倒是符合条件。
她是咱们院的技术尖子,心细如发,观察力强,做手术时脑子特别清楚,逻辑性没得说。
而且,她父亲是地方公安系统的老法医,家里有这个氛围,平时聊天也能感觉出,她对刑侦推理有些兴趣和天赋。”
张启明没有立刻表态,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苏念是他一手带起来的兵,从军医大学毕业生到能独当一面的主治医师,他清楚这姑娘的能力和潜力。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更加犹豫。
“苏念是个好苗子,外科的未来。”
张院长缓缓开口,语气沉重,“借调去配合公安办案?
这算怎么回事?
那是刑侦,是跟犯罪分子打交道,有风险的!
她一个女同志,又是技术干部,万一出点什么事,我怎么跟她家人交代?
怎么跟部队交代?”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再说了,咱们是军队医院,首要任务是保障部队官兵健康,完成战备医疗任务。
苏念手头还有好几个重伤员后续的治疗方案要靠她把关,还有带教任务。
把她抽走,科里的工作肯定会受影响。”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
道理大家都懂,但上级的电话,以及话里透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又让他们无法轻易拒绝。
这不仅仅是帮地方公安一个忙,更涉及到军地协作和平安稳定的大局。
李政委沉吟良久,开口道:“老张,你的顾虑我完全理解。
爱护干部,保证医疗任务,这都是对的。
但换个角度想,这也是组织对苏念同志能力和政治素质的信任和考验。
公安系统现在确实面临困难,一些新型案件,特别是涉及精密人身伤害的,需要非常专业的医学知识来支撑,他们缺这方面的人才。”
他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语气变得深远:“九十年代了,社会在变,犯罪形式也在变。
我们军队的医护人员,如果能在这种特殊任务中锻炼出来,增长见识,提升能力,未必不是一种培养干部的途径。
至于安全问题和本职工作……”李政委转向张院长:“我们可以和公安方面明确纪律和要求:第一,苏念的身份是技术顾问,不参与一线抓捕等危险行动,主要提供医学专业分析和现场勘查中的医学支持;第二,借调期限要明确,任务完成立即归建,不能影响医院核心工作;第三,她的安全必须由公安方面全权负责,要有具体保障措施。
同时,院里可以暂时调整一下外科的工作安排,抽调其他骨干顶上,特殊时期,大家克服一下困难。”
张院长听着政委的话,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
他知道,这或许是当前情况下最稳妥的处理方式了。
他了解苏念,那个姑娘外表沉静,内心却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追求真相的执着,如果知道有这个任务,恐怕自己也会主动请缨。
“唉……”张院长长长叹了口气,“那就先按政委的意见办。
明天上午,找苏念同志谈一次话,把情况、要求、风险都跟她讲清楚,充分尊重她个人的意愿。
如果她同意,院里就向上级报告,并和地方公安对接具体事宜。”
“好。”
李政委和副院长同时点头。
会议结束,三人各自离开。
张院长最后一个走出会议室,站在走廊尽头,望着楼下苏念办公室窗口还亮着的灯光(她可能还在加班写病历或研究手术方案),目光复杂。
他知道,这次谈话,或许将彻底改变这位爱将未来的人生轨迹。
一扇通往充满未知、挑战与危险领域的大门,正在悄然向苏念打开。
而此刻的苏念,对行政楼里这场决定她命运的谈话一无所知。
她刚刚整理完刘明案的初步医疗记录,将那份载着她疑虑的档案锁进抽屉。
窗外,夜色正浓,城市的边缘,红星铸造厂的方向,只有零星灯火,仿佛隐藏着无数秘密,等待着她去揭开。
就在她准备离开办公室时,桌上的内部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来电显示,是院长办公室的号码。
苏念的心,莫名地快跳了一拍。
她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拿起听筒:“院长,我是苏念。”
电话那头,传来张院长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复杂情绪的声音:“小苏啊,还没休息吧?
明天早上八点,你来我办公室一趟,有点重要的事情……要和你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