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惊悚连载
长篇悬疑惊悚《谁在替我灭口男女主角第十三苏晓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非常值得一作者“偷桃的冬瓜”所主要讲述的是:故事主线围绕苏晓,第十三,夜咖啡展开的悬疑惊悚小说《谁在替我灭口由知名作家“偷桃的冬瓜”执情节跌宕起本站无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59531章更新日期为2025-11-09 01:33:25。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谁在替我灭口
主角:第十三,苏晓 更新:2025-11-09 05:44:34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一个月相亲十三次,十二个猝死,最后一个我却连长相都记不清。警察说我是头号嫌疑人,
却找不到任何证据。直到我在床底发现那本沾血的相亲记录册——多出来的一行字,
正是我遗忘的第十三个人的名字。而笔迹,和我一模一样。月底了。窗外又在下雨,
淅淅沥沥,敲打着玻璃,像某种催促。我数了数,这个月,我见了十三个姑娘。
我妈塞给我的那张相亲名单,总算是快要划完了。可名单上,有十二个名字,被打上了红叉。
冰冷的,刺目的红叉。李警官下午又来了,还是那身板正的制服,带着室外的寒气。
他坐在我对面,眼神像刀子,试图剥开我的皮囊,看看里面藏着什么。“张先生,
请你再回忆一下,每一次见面的细节。”细节?我能记得什么?第一个,姓陈,
图书馆管理员,很文静。我们在一家咖啡馆坐了一小时。她喝拿铁,指尖纤细。三天后,
消息传来,心梗,人没了。第二个,姓刘,小学老师,爱笑。我们一起看了场电影,
内容忘了。散场后各自回家。第二天晚上,心梗。第三个,第四个……第十三个。不对,
第十二个之后,是谁?我的头开始发胀,像有无数根针在轻轻扎刺。第十三个,我记不清了。
她的脸,她的名字,我们在哪里见的,统统模糊一片,像被水浸过的墨迹。“记不清?
”李警官的声音很平,听不出信,也听不出不信,“十二位与你见过面的女性,
在见面后短时间内全部因突发性心肌梗塞去世。张先生,你觉得这正常吗?”不正常。
当然不正常。可我除了说记不清,还能说什么?“我没有杀人。”这句话,
我这个月已经说了太多遍,多到它听起来苍白又可笑。李警官没有反驳,他只是看着我,
那双眼睛看过太多罪恶,此刻正冷静地评估着我。“我们调查了所有受害者的社会关系,
她们彼此之间毫无关联。唯一的交集,是你。”他顿了顿,像是要让我好好消化这个事实。
“尸检结果很明确,没有任何外伤,没有中毒迹象。就是单纯的心肌梗塞。巧合?
十二次巧合?”我张了张嘴,发不出声音。是啊,十二次巧合?连我自己都不信。
“我们会继续调查。”李警官站起身,留下这句话,和他那双写满怀疑的眼睛,
一起烙印在我的脑海里。门关上了。屋子里只剩下我和窗外无尽的雨声。我瘫在沙发上,
浑身发冷。这一个月,像一场醒不过来的噩梦。见面,死亡,再见面,再死亡。
我开始害怕手机铃声,害怕任何陌生的号码。每一次敲门声,都让我心惊肉跳。她们都死了。
死得干干净净,不留痕迹。除了我。
我是她们生前见过的最后一个人或许除了那个我记不清的第十三个。警察找不到证据,
可怀疑的钉子已经钉下。我是那个走在街上会被人指指点点的怪物。我必须想起来。
第十三个,她到底是谁?为什么只有她,我一点印象都没有?她是死了,还是……活着?
这个念头让我打了个寒颤。我冲进卧室,几乎是扑到床边,猛地趴下,伸手向床底摸索。
灰尘沾了我一手。我妈给的那本相亲记录册,厚厚的,用那种硬壳笔记本记的,
上面有所有姑娘的名字、联系方式、见面时间和地点。我之前嫌晦气,
把它塞到了床底最深处。手指触到了粗糙的封皮。我把它拖了出来。封面上落满了灰。
我用手掌胡乱擦了几下,露出原本的暗红色。像干涸的血。深吸一口气,我翻开了第一页。
第一个,陈静,图书馆管理员,日期,咖啡馆名字……旁边,是我用红笔划上的叉。
触目惊心。第二页,刘雯,小学老师,日期,电影院……红叉。第三页……红叉。
第四页……红叉。我一页一页地翻过去。那些名字,那些短暂的会面,
像快速回放的黑白默片,无声,却压得我喘不过气。每一个红叉,都代表一个逝去的生命。
她们都曾鲜活地坐在我对面,带着对未来的些许期待,或者仅仅是应付家人的无奈。然后,
她们都死了。我的手在抖。纸页被捏得发皱。终于,翻到了第十二个红叉。后面,是空白页。
不对。应该还有一页。第十三个呢?我急切地往后翻。空的。再往后,还是空的。
直到最后一页。怎么会?我妈明明说名单上有十三个!我亲眼见过那些名字!
第十三个去哪了?难道我真的疯了?连这个都记错了?我烦躁地合上册子,
准备把它扔回床底。就在合上的瞬间,封底内侧,一张对折的、颜色略深的纸张,
引起了我的注意。心脏猛地一跳。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展开。纸张边缘有些毛糙,
像是被匆忙撕下又塞进去的。上面有字。最上面,是一个名字:苏晓。名字下面,
是一行地址:槐安路,十七号,午夜咖啡馆。地址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像是备注,
写得有些潦草:“靠窗第三个卡座,她喜欢那里的灯光。”没有电话号码。只有这些。苏晓。
这就是第十三个?那个我遗忘的人?可这地址……槐安路十七号?这条老街我有点印象,
靠近城郊,以前似乎挺热闹,但现在好像……没什么店铺了?而且,午夜咖啡馆?
这名字透着股怪异的味道。还有这笔迹。我死死盯着那行字。名字,地址,备注。
是我的笔迹。毫无疑问。横撇竖捺的书写习惯,那个有点独特的“晓”字的连笔方式,
还有“灯光”两个字末尾微微上扬的勾,都和我一模一样。可我不记得我写过这些。
一点印象都没有。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头顶,瞬间攫住了我四肢百骸。我写过?
在我不知道的时候?这本册子一直在我床底下。谁还能用我的笔迹,在上面写下这些?
混乱的思绪像一团乱麻。恐惧和一种病态的好奇交织在一起。我必须去。去那个午夜咖啡馆。
去见这个苏晓。我必须知道,她是不是还活着。我必须知道,我到底忘记了什么。今晚。
就今晚。雨还在下。我穿上外套,拿上伞,看了一眼窗外沉沉的夜色,走出了家门。
槐安路比我想象的还要破败。路灯昏黄,好几盏已经坏了,在黑暗中投下长短不一的阴影。
雨水顺着破损的屋檐滴滴答答,敲打着坑洼的地面。两旁的店铺大多关了门,
卷帘门上贴着斑驳的招租广告。整条街弥漫着一种被时代遗忘的腐朽气息。我数着门牌号。
十五号……十六号……十七号。我停下脚步。面前是一栋老旧的二层小楼,墙皮大面积剥落,
露出里面深色的砖块。一扇对开的木门,颜色暗沉,上面挂着一块歪斜的木牌,
用白色的油漆写着四个字:午夜咖啡馆。字迹已经有些模糊。就是这里。
店里透出一点微弱的光,昏黄,勉强透过沾满灰尘的玻璃窗。窗玻璃后面挂着深色的帘子,
看不清里面的情形。我推开了那扇沉重的木门。门轴发出“吱呀”一声冗长而嘶哑的声响,
像垂死者的呻吟。一股混合着陈旧咖啡渣、灰尘和某种淡淡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店里很暗,
只有柜台后面亮着一盏小小的、暖黄色的台灯,以及……以及靠窗第三个卡座上方,
垂下一盏灯。那盏灯有着老式的绿色灯罩,投下一圈昏黄而集中的光晕,
刚好笼罩着那个卡座。光晕里,尘埃缓慢地漂浮舞动。卡座上,坐着一个人。
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人。她背对着我,身形瘦削,长发披散在肩上。
她似乎正静静地看着窗外——虽然窗外只有一片浓得化不开的黑暗。我的心跳骤然加速,
血液冲上头顶,又迅速褪去,留下冰冷的麻木。我来了。她在了。我深吸一口气,
强迫自己移动脚步,走向那个被灯光选中的卡座。地板在我脚下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在这片死寂中显得格外清晰。我走到卡座旁,在她对面坐下。她缓缓转过头。灯光下,
我看清了她的脸。很清秀,皮肤白皙,甚至有些过于苍白。眼睛很大,瞳仁很黑,
里面映着跳动的灯影,看不出什么情绪。她看着我,没有说话。我也看着她,喉咙发紧,
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这张脸……陌生。完全的陌生。我搜索着记忆的每一个角落,
找不到任何关于这张脸的碎片。“你来了。”她开口了,声音很轻,带着一点飘忽感。
“你……是苏晓?”我的声音干涩。她微微点了点头,嘴角似乎向上弯了一下,
但那弧度转瞬即逝,无法确定是不是笑。“是我。你记得这里吗?”我环顾四周。
除了我们这一桌,整个咖啡馆空无一人。连店员或者老板的影子都没看到。只有无尽的昏暗,
和这片被灯光孤立的区域。“不记得。”我老实回答,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撞击着,
“我……我好像忘记了一些事情。关于……关于我们见过面的事。”苏晓静静地看着我,
那双过黑的瞳孔里没有任何意外,仿佛我的失忆在她的预料之中。“没关系。”她轻声说,
“很多人都会忘记。”很多人?什么意思?“你……”我艰难地组织着语言,
感觉每一个字都像刀片划过喉咙,“你这个月……还好吗?”问完我就后悔了。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