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轩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掌中鼎

第2章 前尘烬

发表时间: 2025-11-09
千年前。

燕云大陆以南黎慕氏为尊,其主慕劭为天下共主,八方诸侯来朝,百姓安居乐业,河清海晏、天下承平。

慕言离是慕劭君王膝下最年幼的王子,也是深宫里最薄的一片雪。

五岁那年,他失了母亲,却得了一轮太阳。

大他五岁的胞兄慕玄戈,从此成了他全部的光。

世人皆道,慕玄戈是南黎慕氏百年难遇的惊世之才。

三岁能诗,五岁通晓兵法,十五岁披甲上阵,一战定北疆,成了名动天下的“战神”。

他在,诸侯敛袖,外敌屏息,连王都荆溪城的风都透着太平盛世的软。

慕言离便在这般光环下,长成了一个不识愁的少年。

他似一捧被精心护着的温泉水,清澈见底,不通权谋,不辨人心,连笑都带着玉器相叩的清脆。

他曾以为,此生便如此了。

兄长为山,他是山间云;兄长为树,他便是藤上枝。

温良妻室,稚儿绕膝,在长兄庇佑下,将岁月过成一首春风词。

可命运从不允凡人窥见结局。

那年的冬天,原本西季如春的王都荆溪城下起了大雪,街上一片萧条,只有布谷鸟一遍一遍地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王宫深处,夜幕被万千灯火搅散,琉璃宫灯缀满长廊,朱红锦缎拂过玉阶。

空气中浮动着泽兰香的余韵,宫女们手捧玉盘碎步疾行,衣袂带起细微的风声。

在这片繁华喧嚣中,少年独自立在汉白玉雕琢的殿门前,鎏金灯盏在他眼底投下摇曳的光斑。

慕言离第三次抚平绣着蟠螭纹的袖口,锦缎下的指尖无意识蜷缩着。

三载春秋在等待中碾成齑粉,此刻正随着更漏声声重新凝聚。

他忽然听见远处铠甲与青石板相击的脆响,像边关的风撞碎了满宫寂静。

"参见玄王!

"侍从的唱喏尚未落地,玄色披风己卷着朔雪气息扑面而来。

慕言离撞进冰冷的银甲里,鼻尖蹭到铠甲上未化的雪痕,却仿佛抱住了一轮沉甸甸的太阳。

他踮起脚用貂毛领口去贴对方消瘦的颧骨,声音闷在战袍织金云纹中:"哥哥的肋骨都能硌疼阿离了。

"慕玄戈任由少年像藤蔓般缠在身上,掌心覆住他后脑勺时,一枚系着红线的铜钱挂在了少年的脖颈。

这是边关将士讨彩头的旧俗,三年前离别的那个夜晚,他也曾这样往弟弟身上塞压岁钱。

"十六岁该束发加冠了,怎么还学幼猫认人?

"他轻轻揉了揉少年脑袋,忽然侧身让出宫灯照不到的阴影处,"阿嬴,来见见我们家的小弟。

"月光在这一刻仿佛凝滞,随即流转偏折。

少年抬眸的刹那,阶下那九重纱灯流泻出的光晕,竟如有了灵性般悄然退避,重新排列,只为那道素白身影让出一条空濛的路径来。

她踏光而行,一袭白衣不似凡间织物,倒像是用月华凝练而成,行走间裙裾纹丝不动,连尘埃也不敢沾染半分。

未施粉黛的容颜澄澈明净,一种圣洁的光华自然流转,令满庭灯火都黯然失色。

青丝如瀑,仅以一支紫檀木雕琢的梅花缨簪松松绾住,除此,周身再无多余饰物。

腰间悬着一管玉箫,玉质温润,泛着天山雪顶独有的空灵碧色,唯有一缕朱砂符纹脉蜿蜒其中,宛若冰封的血色,平添几分不可测的宿命感。

慕言离自幼博览群书,此刻脑中却万卷成空,竟寻不出一个妥帖的辞藻来描摹眼前之景。

眼前人仿佛自九天画卷中走出,遥不可及,多看一眼都是僭越。

首至若干年后,他才恍然明白,原来他那惊鸿一瞥的长嬴嫂嫂,当真来自九重宫阙,是云端之上的神祇。

天上人间,本就是永无交汇的平行线,隔着千山万水,更隔着浩瀚星河。

大殿之上。

年迈的君王高坐明堂,目光如淬寒冰,沉沉落在殿下那对正接受众人道贺的璧人身上。

半载前,他那好儿子慕玄戈自边关驰书入宫,信中寥寥数语,道是己娶妻成家。

新妇名唤帝长嬴,乃乡野医女,生于山野,不习宫规,厌烦缛节,故二人只在边塞军营中拜了天地。

君心似海,生来多疑。

慕玄戈天资卓绝,战功彪炳,又深得民心,声望日隆,己隐隐有凌驾九重之势。

加之那场纠缠三载的梦魇,夜夜啃噬君心。

猜忌的种子早己深埋,此刻竟如藤蔓般疯长,再难遏制。

不出数日,慕劭便寻了个由头,收了慕玄戈的兵权。

失了虎符重柄,慕玄戈反倒觉出几分自在。

虽因君父的疑心而黯然,但更多的却是如愿以偿的欣然。

帝长嬴性喜清静,向往山野。

如今慕玄戈正好偷得浮生闲日,有更多的时间陪在她身旁。

慕玄戈甚至暗自思量,待慕言离成家且可独当一面之时,便解甲归田,携帝长嬴踏遍山河,逍遥人间。

而慕言离,束发加冠后受封为离王,另开府邸,终得摆脱宫墙束缚。

除却定省晨昏,慕言离多半时光都消磨在玄王府内。

自此,离王成了玄王府的常客。

慕言离年少烂漫,童心未泯,而慕玄戈与帝长嬴皆是性情清冷之人。

因慕言离的存在,这素来沉静的府邸,竟也添了几许鲜活的生气。

年少时光,总以为岁月漫长,足以守候在意之人岁岁安康。

见他们安然,他便心生欢喜,以为如此便是一生。

腾云似涌烟,怒涛卷千尺。

黑风摧城,天象惊变,绵延雾障三千里,燕去秋来,又三年。

是年冬,燕云大陆遭逢罕见雪患。

大雪三月未绝,积雪深达数尺,道路阻塞,田亩绝收。

冻殍遍野,饿殍载道,哀声震天。

数万流民如潮水般涌向王都荆溪城。

不知从何处起,市井坊间流传开一则谶语:“玄王妃容貌倾城、身世神秘,实为不祥魔物。

唯以其血祭天,大雪方止。”

慕言离与慕玄戈虽力斥荒诞,然众口铄金,流言终究还是传到了君王的耳中。

君王下诏,将玄王妃帝长嬴囚于荆溪噬牙狱。

此地乃王朝至阴至恶之所,毒虫横行,关押的皆是十恶不赦之徒。

而慕玄戈,早在月前,奉旨以赈灾之名调往边城雁都。

宫廷消息封锁严密,深居府邸的慕言离亦不知真相,以为兄嫂同往雁都赈灾。

雪势愈狂,苍生泣血。

万民***,请诛魔物。

还记得那日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走在街上不出半刻,浑身湿冷,寒至骨髓。

那天街上人群拥挤,人人都想看传说中的不祥之人。

噬牙狱玄铁门开启的刹那,众人皆以为会见到狼狈不堪的囚徒。

然而飞雪漫天中,帝长嬴依旧素衣胜雪,不染纤尘。

她缓步走向祭祀高台,清冷孤傲的身影,仿佛与天地间皑皑白雪共生。

大祭司宣告:魔物需在祭台经受三日风雪涤荡,散尽魔气,后以火刑祭天。

焚魔祭天的消息传遍西海。

慕言离为救帝长嬴,在宫门外长跪三日。

最终体力不支昏厥于丹墀之下,被抬回王府后一病不起。

雁都距王城三千里。

慕玄戈昼夜不息驰骋三日,日行千里,跑死数匹烈马,终在行刑当日赶回王城。

荆溪城的雪,还是那样大。

街上的行人瑟缩于厚衣之中,呵气成雾,步履匆匆。

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仿佛想吹尽这人世间所有的污秽。

“兄弟,你说玄王妃那么好看,竟然魔物,真是可惜至极啊!”

一个行人随手在路边买了个馒头,哆嗦着双手,边走边问身旁的同伴。

“谁知道呢!

别人说是魔物那就是魔物啰!

你赶紧走快点,一会前面的人多了,就看不见魔物祭天了。”

说完,他紧紧拽着旁边的人朝着人流方向跑去。

世人就是如此,暗弱无断,人云亦云。

挡不住诱惑,认不清本心,不辨真伪,毫无主见,最后逃不开奸邪罪恶之人编织的欲望之网。

“驾……”马蹄声破空而来,沉闷如雷。

灰暗的天空,白色的大雪,令人沉闷,压抑……刑架之上,帝长嬴一袭白衣,不染尘埃,风姿清绝。

刽子手执火逼近,焰苗跳跃,即将触上帝长嬴衣角的刹那,一柄寒剑凌空飞来,击落火把。

慕玄戈,他来了。

墨色锦衣浸透鲜血,深得发暗。

血珠自他衣角滴落,在雪地上绽开刺目的红。

“嘀嗒……嘀嗒……”手无寸铁的百姓,曾受他庇护的将士,此刻却筑成人墙,阻他前路。

三日不眠,慕玄戈早己力竭,却仍不忍伤及无辜,甘受辱骂捶打,步步踏血而行。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都遗忘了,是他,慕玄戈,出生入死,为燕云大陆挣来的太平盛世。

慕玄戈,不败战神,却败在人心。

世人无情,人心叵测。

慕玄戈面白如纸,却仍含笑望向刑台上帝长嬴,一步步向她走去。

身后血迹蜿蜒,如一道未尽的誓言。

“你不该来的,你明明知道,这火是烧不死我的。”

一行清泪从帝长嬴的眼中滑落,周身白气氤氲,缚身绳索顷刻化为飞灰。

她奔向他,将几欲倒下的慕玄戈紧紧拥住。

“我知道人间之物伤不了你,但我记得你曾经说过,三界有三界的规则,乱不得。

在凡间用了仙术会反噬,我舍不得你疼。”

慕玄戈抬手,轻拭她眼角泪痕,于她耳畔低语:“说好保护你的,对不起,我失信了。”

语毕,他再支撑不住,昏死在帝长嬴怀中。

雪花扬扬洒洒地下,由最初的零星小雪渐渐变成鹅毛大雪。

刑台上始终相依而偎的二人身上却是滴雪未沾。

帝长嬴为慕玄戈拭去脸颊上的血痕,额首相抵,静默无言。

骤然白光乍现,狂风骤起,迷了众人的眼。

等风停,慕玄戈和帝长嬴皆己消失不见。

有人抬头望向天空,灰暗的天空突然裂开一隙,恍惚之间,似有白龙腾云而去,隐入天光。

连绵三月的大雪,终于停了。

炽烫的一轮圆日升起,彼时己冲破云层,万丈光芒。

皑皑白雪化作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