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维度,踏入莫可比的世界,展现不一样的烟火人生!
86岁的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面容苍白,奇怪的是从80岁到86岁这几年间,头发由苍白变成如今的满头黑发。
小辈们都说返老还童了[破涕为笑],两天了,己经不能进食,不能言语,不能动弹,只有眼仁偶尔撬开眼皮转动一下,宣示着还在人间。
这时的食指和中指应是终于属于某个最伟大的钢琴家,曲调弹到了波澜壮阔的尾端,从上一次到这一次的波动悠忽过了一个世纪,但却牵扯着孩子们的心弦。
视力的模糊把听力带得更加遥远。
那个是什么环?
景的模糊视线里,紧紧地盯着那个倾注他一生研究的环,是叫莫桑比克环?
“爸,爸,您还有未了之事可以嘱托的么?”
忽然,在景的心头有这么一行字出现:“如果人生可以重来!”
慢慢睁开眼,莫名的悲伤一去而空,蓝天,绿草,河流…一切都是那么清新。
“景,妈叫回家吃饭”,啊?
那是三姐?
怎么十二三的样子?
我这么矮?
几岁?
到底几岁?!
这时,景的脑海出现了那么一行字“如果人生可以重来”。
“原来人生真的可以重来”。
景用力地拍打一下稚嫩的脸,站起身,“六岁”?
脑海里闪过刚刚过了六岁的生日。
沿着花草间的小路,追着三姐的背影,往家里跑去。
六岁的景突然站定,猛然回头,绿色的小片平原,断崖处是淙淙的溪流,来的小路与溪流成“入”字行,平原上的小草向景微微地点头。
景抬起头,天空由清澈见底到云雾缭绕,袅袅的群山遮挡着江或湖的身影…山的排列呈“川”形,很有规则。
好像要切断那条江水?
“什么时候能到那里去看看”。
对于六岁的景来说,这些都是“新”的。
记忆里没有的。
追上三姐,一起望着慢坡上的村庄。
“三姐,哪个是咱家?”
“玩忘了?
妈夸你聪明!?
那个就是。”
顺着三姐的手指望去,“村子最西边的?
怎么房子都是圆的?”
只见三姐快速的用指方向的手指画着整个村子,同时大声瞪着景说:“不叫村,叫围,记住了,那个不叫房子,叫屋。
还有那不西边,你看那个”。
她用力点着。
望过去,还真有方的,正确来说是品字形的,立着的品。
“快跑,妈在等咱们吃饭。”
边跑三姐边说:“然后妈要上工,姐要上学。”
坐在竹席铺就的土炕上,房子是圆柱体+圆锥体,茅草、泥巴、很少的木材构成。
只有窗可能贵些。
圆桌上面放着几只青穗和薯(说白了就是煮熟包米和土豆)。
“妈,我还没有筷子?”
景站起来,向妈妈伸着小手。
“什么筷子?”
景指着三姐手里的筷子,“拿来了,给你”,妈妈递过来,“景,这个叫啄”。
“嗯”。
傍晚,因为照顾景,三姐回来的比较早,姐姐要写作业,景便溜溜出屋,夕阳西下,景色怡人。
“三姐,你快来,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了?”
景指着,“你看这太阳要从那边下去,你不说那边不是西吗?”
“哎,说你是小孩,就是小孩,那个不叫太阳,叫痴,它从西边升起,东边落下,那,它中间一条笔首的细黑线是怎么回事?
还两头露尖?”
在景的脑海里,那就是一只箭。
“我只知道有个传说,长大了,会学到。”
景终于明白:这里不是地球,人生真的可以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