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轩书院!手机版

文轩书院 > > 记忆缝合区:规则既谎言(陆砚苏婉)免费小说_最新小说全文阅读记忆缝合区:规则既谎言陆砚苏婉

记忆缝合区:规则既谎言(陆砚苏婉)免费小说_最新小说全文阅读记忆缝合区:规则既谎言陆砚苏婉

一支在路上的箭 著

悬疑惊悚完结

小说《记忆缝合区:规则既谎言》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是“一支在路上的箭”大大的倾心之作,小说以主人公陆砚苏婉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精选内容:二十二岁的陆砚,把外婆去世那年卡在喉咙里的 “再见” 揣了十二年。直到某个雨雾弥漫的清晨,他在老宅的八仙桌前睁眼,坠入了由自己矛盾记忆浇筑的炼狱 ——「记忆缝合区」。 在这里,死亡并非终点,被遗忘才是。 规则是记忆结的痂:“晚上十点前必须上床”,是童年黏着外婆不愿独处的贪念;“晚上十点后绝不能上床”,是面对离别时缩在椅子里的逃躲。两条相悖的指令,像两把钝刀,反复剜着他没愈合的愧疚。违反规则不会流血,只会被错误记忆慢慢啃噬:脸变得模糊,话成了重复的规则,最后彻底沦为缝合区的影子,连 “陆砚” 这个名字都记不起。 他唯一的救赎,是外婆留下的三样 “记忆锚点”: 磨得发亮的老花镜,能照出规则裂缝里藏着的真实; 软糯的 “乖孙,吃饭了”,能挡一阵记忆侵蚀的寒意; 手作小木马的木纹触感,能勾出扭曲场景下的碎片 —— 可每用一次,属于他的记忆就薄一分,像被风卷着的宣纸,再薄就碎了。 他得赶在自己变成影子前,拆穿一个个中式日常的迷局: 90 年代小学的黑板上,他的名字为何越写越扭曲,最后成了陌生的笔画? 供销社抽屉里的水果糖,为什么一碰到掌心就化,黏着童年偷糖的愧疚?

主角:陆砚,苏婉   更新:2025-11-11 18:51:1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堂屋的座钟还在疯响,陆砚推开卧房木门的瞬间,那声音突然顿了半拍 —— 像是被什么东西掐住了喉咙,随后又恢复了 “滴答” 的节奏,只是每一声都比刚才更沉,像敲在湿泥里。

苏婉就站在门廊下,白色连衣裙的裙摆还滴着水,发梢的水珠落在青石板上,晕开小小的湿痕。

她看见陆砚手里的银针,眼神亮了亮,又很快暗下去:“你手里的针…… 我好像在哪见过,又记不清了。”

陆砚没接话,目光先扫过西墙 —— 那个竹编簸箕正无风自动,边缘垂着的黑色碎发像活物般轻轻蠕动,有的缠在竹篾上,有的飘在空中,离苏婉的手背只有寸许。

他突然想起破解卧房规则时,沾在银针上的那几缕碎发 —— 同样的黑色,同样带着若有若无的潮味,像从坟地里捞出来的。

“别碰那些碎发。”

陆砚伸手拦住苏婉,指尖刚碰到她的胳膊,就觉出不对 —— 苏婉的体温低得像刚从冰水里捞出来,“你的记忆里,有没有和‘簸箕’‘碎发’有关的事?”

苏婉皱着眉摇头,手背却突然发烫,那道浅疤又开始浮现字迹:“十点十分,碎发要找主人了。”

“咚 ——”座钟正好敲在十点十分,所有飘在空中的碎发突然僵住,像被按下暂停键,随后猛地朝苏婉的手背扑过去!

陆砚反应极快,拉着苏婉往后退,可还是有几根碎发粘在了她的手背上,瞬间缠成了黑色的小团。

苏婉痛得闷哼一声,脸色更白了:“我…… 我好像看到了什么 —— 有个穿蓝布褂子的小男孩,在院子里拆簸箕里的碎发,说要给妈妈做‘礼物’……”陆砚的瞳孔骤缩。

穿蓝布褂子的小男孩 —— 那是他十岁时的样子。

他小时候确实做过这种事:外婆的簸箕总装着梳头掉的碎发,他觉得好玩,偷偷拆下来,用红绳串成小串,想给妈妈当手链,结果被外婆发现,笑着骂他 “调皮鬼”。

“这些碎发不是在攻击你,是在‘认人’。”

陆砚迅速反应过来,从口袋里掏出老花镜戴上 —— 透过镜片,那些黑色碎发里浮现出细小的记忆碎片:有的映着他拆碎发的小手,有的映着外婆假装生气的脸,还有一片,映着供销社的柜台,柜台上摆着一罐水果糖。

“它们是‘记忆的引信’,沾到谁,就会激活谁相关的记忆。”

陆砚摘下老花镜,看向苏婉,“你刚才看到的小男孩,是我。

那你呢?

你的记忆里,有没有和这个簸箕相关的人?”

苏婉咬着唇,手背上的碎发还在发烫:“我…… 我好像记得一个名字,‘阿明’。

他总在供销社门口等我,手里拿着一颗水果糖,说要给我…… 可我想不起来他是谁了。”

“阿明?”

陆砚心里一动,突然想起堂屋八仙桌的抽屉 —— 刚才破解卧房规则时,他没来得及看抽屉里的东西。

他拉着苏婉走到八仙桌前,拉开抽屉的瞬间,一股旧纸的味道飘出来 —— 里面放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 “阿明的糖纸”。

笔记本里夹着的,全是水果糖的糖纸,有的己经褪色,有的还带着淡淡的甜味。

最上面的一张糖纸上,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给小婉,明天还在供销社门口等你。”

“是他!”

苏婉的声音发颤,手背上的碎发突然松开,飘向笔记本,像找到了归宿,“阿明是我的邻居,我们小时候总一起去供销社买糖…… 后来他搬家了,我再也没见过他。”

陆砚看着那些碎发慢慢钻进笔记本,西墙上的簸箕也停止了异动,边缘的碎发开始减少,最后只剩下一个空簸箕,静静地挂在墙上。

他突然明白 “碎发找主人” 的真正意思 —— 不是找碎发的主人,是帮碎发找到 “附着的记忆”,让它们回到该去的地方。

“规则的生路是‘记忆归位’。”

陆砚总结道,把笔记本递给苏婉,“你的记忆里,‘阿明’和‘水果糖’是关键,而我的记忆里,‘簸箕’和‘碎发’是关键。

我们俩的记忆拼在一起,才能破解这个规则。”

苏婉接过笔记本,手指摩挲着糖纸,眼眶红了:“原来…… 我不是在迷路,是在找这些被我忘记的人。”

就在这时,堂屋的景象开始扭曲 —— 西墙的簸箕慢慢消失,八仙桌变成了供销社的柜台,柜台上摆着一罐水果糖,罐口还沾着一颗没吃完的糖,糖纸是红色的,和笔记本里的一模一样。

“我们好像…… 进入了下一个副本。”

陆砚看着周围的变化,握紧了手里的银针 —— 这是外婆给他的锚点,也是他在这个记忆牢笼里唯一的依靠。

供销社的门口站着一个小男孩,穿蓝布褂子,手里拿着一颗水果糖,正朝着里面张望,嘴里念叨着:“小婉怎么还没来?

我今天又攒了钱,要给她买最大的那颗糖……”苏婉看到小男孩,眼泪突然掉了下来:“阿明…… 是小时候的阿明。”

陆砚的手背又开始发烫,那道浅疤再次浮现字迹:“供销社规则:① 甜蜜的代价,必须付清。

② 贪食的过往,绝不可忆。

③ 找到糖纸下的真相。”

“甜蜜的代价…… 贪食的过往……” 陆砚低声重复着规则,目光落在柜台上的水果糖罐上 —— 他小时候也偷过供销社的水果糖,被外婆发现后,罚他在院子里站了一下午,说 “做人要诚实,不能贪小便宜”。

原来这个供销社的规则,不仅和苏婉的记忆有关,也和他的记忆有关。

小男孩还在门口张望,苏婉想走过去,却被陆砚拦住:“等等。

这个副本的规则有问题,‘必须付清代价’和‘绝不可忆贪食过往’是矛盾的 —— 如果‘贪食过往’是不能回忆的,那怎么‘付清代价’?”

苏婉愣住了,手背上的碎发己经完全消失,只剩下那道浅疤。

她看着门口的小男孩,又看了看柜台上的水果糖罐,突然明白了什么:“我…… 我好像记得,阿明那天等了我很久,最后把糖给了别人,因为我去了外婆家,没告诉他……所以‘甜蜜的代价’,可能不是指钱,是指‘没说出口的道歉’。”

陆砚补充道,戴上老花镜看向柜台 —— 透过镜片,柜台上的水果糖罐里,浮现出一行小字:“当年没说的‘对不起’,才是最甜的糖。”

陆砚和苏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决心。

他们知道,要破解这个供销社的规则,不仅要找回苏婉和阿明的记忆,还要面对陆砚自己小时候偷糖的 “贪食过往”。

小男孩还在门口张望,陆砚深吸一口气,拉着苏婉朝他走过去:“阿明,小婉来了。”

小男孩回过头,看到苏婉,眼睛亮了起来,举起手里的水果糖:“小婉!

我给你留了最大的那颗糖!”

苏婉的眼泪砸在皱巴巴的糖纸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痕,她哽咽着接过糖,声音发颤:“阿明,对不起,我那天没去,让你等了那么久……没关系呀。”

小男孩笑着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外婆告诉我,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原谅。”

他的话音刚落,身影突然晃了晃,像被风吹动的烛火,连带着身后的供销社柜台、水果糖罐,都跟着泛起水波似的涟漪,慢慢变得透明 —— 那些被遗忘的歉意与原谅,终于让这段 “甜蜜的记忆” 归了位。

供销社的景象如潮水般褪去,在彻底消失前的最后一瞬,陆砚仿佛在扭曲的光线中瞥见了一间教室的虚影——整齐的课桌,墨绿色的黑板。

下一秒,他的脚跟踩在了堂屋坚实的青石板上。。西墙上的簸箕恢复了最初的模样,八仙桌上的笔记本也没了踪影,只有墙上的血字还在缓缓扭动,原本 “下一站,小学的‘时光陷阱’” 的字迹渐渐消散,最终凝固成一行更让陆砚心悸的字:“供销社的念想己收 —— 下一站,向阳小学:未完成的答卷。”

陆砚的呼吸猛地一滞 —— 向阳小学,是他读了六年的母校。

而 “未完成的答卷” 这几个字,像一根细针,猝不及防扎进他藏得最深的童年记忆里 —— 他想起小学毕业考试那天,最后一道数学题没来得及写完,交卷时攥着笔的手都在抖,那是他第一次尝到 “遗憾” 的滋味。

苏婉擦了擦眼角的泪,看向陆砚紧绷的侧脸:“你…… 知道这个地方?”

陆砚握紧了手里的银针,指尖传来熟悉的凉意,那是外婆留下的力量。

他点头,目光落在墙上的血字上,语气坚定:“是我的小学。

看来下一段记忆,要回到我没做完的那道题里去了。”

座钟的 “滴答” 声重新变得平缓,不再是催命的节奏,反倒像在为他们的前路倒计时。

陆砚和苏婉并肩站着,望着墙上那行关于 “未完成的答卷” 的规则,知道下一个副本里,等待他们的不仅是苏婉的记忆,更是陆砚自己藏了十几年的 “遗憾”。

他们要找的,从来都不只是逃离的出口,还有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没来得及完成的 “真相”。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